學術成就

饒宗頤教授學術成就

鄭煒明  胡孝忠

20年代,饒氏家族大合照。(饒宗頤教授位於前排站立左五) 01
20年代,饒氏家族大合照。(饒宗頤教授位於前排站立左五)

 

饒宗頤先生,字固庵,號選堂,齋名梨俱室,1917年生於廣東潮州。先生幼承家學,從事學術研究及教學工作已80載,研究範圍廣博,蓋可歸納為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包括潮學、方志學、金石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文獻學、古典文學及中外藝術史等13個大門類,已出版著作80多種,發表文章950餘篇;另亦善詩書琴畫,刊行的詩文集有十餘種、書畫集70種等。先生精通中國古代文獻及多種外語,研究注重史料考證,且不斷創新,在多個學術領域皆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例如,他是首位編著詞學目錄和《楚辭書錄》的學者,首位研究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日書》、敦煌白畫及寫卷書法,首位將《盤古圖》的年代推到東漢,首位編錄星馬華人碑刻,開海外金石學先河,首位中國學人翻譯及研究《近東開闢史詩》等,多項研究在國際漢學界獲得高度評價與回響,對於海內外推動漢學研究及弘揚中華文化貢獻至巨。

饒宗頤先生家學淵源,天資聰穎,7歲著《後封神演義》;10歲能讀《史記》;16歲時咏《優曇花詩》,一時詩壇諸老宿競與唱和,享神童之譽,詩作發表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文學雜誌》1934年第11期。1932年,其父饒鍔先生病逝,饒宗頤先生繼承父志續編《潮州藝文志》,刊於《嶺南學報》1935年第4卷及1937年第6卷,成為研究潮州歷代文獻的里程碑著作,共計65萬字。

1935年,饒宗頤先生在弱冠之年受詹安泰先生委托,代授國文課於韓山師範學校,旋即受聘為中山大學廣東通誌館藝文纂修(1935至1937年),與溫廷敬、冒鶴亭、冼玉清等著名學者共事;同年加入著名史家顧頡剛等學者主持的禹貢學會,現為碩果僅存的會員;後受顧頡剛先生委托,主編以上古歷史地理為核心內容的《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惜因戰亂,文稿盡失,其目錄載於顧頡剛先生編的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責善半月刊》。可見先生少年之時已以學問文章見重於士林。為完成顧先生當年的囑托,延續民國學人的優良傳統,由饒宗頤先生任主編、鄭煒明高級研究員和胡孝忠博士編校的《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將在中華書局出版。

1939至1941年,先生應聘為中山大學研究員,時中山大學遷校雲南,先生赴聘途中因病滯留香港。留港期間,先生任商務印書館(香港)特約編輯,為王雲五先生主編的《中山大詞典》撰《古籍篇名提要》稿;又佐葉恭綽先生編定《全清詞鈔》初稿。1943年初,先生任金山中學國文導師。經中山大學鄭師許教授推薦,先生於1944年4月至1945年在廣西的無錫國學專科學校先後任講師、教授;1946年任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今華南師範大學)教授;1947至1948年任南華學院文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至1949年擔任《潮州志》總編纂兼廣東省文獻委員會委員,以新材料、新體例和新方法編撰該志。全書設30門類專門分志,其中1949年出版15門類共20分册,2005年、2011年補刊餘下之大部,題材及體例皆精研創新,為中國地方志的一個開創性典範,至今仍為編寫地方志的圭臬。

1949年移居香港前,先生先後出版了《潮州藝文志》、《潮州叢著初編》、《楚辭地理考》、《潮州志》和《徭山詩草》等著作和詩集,另發表論文約30餘篇;在上古史地、楚辭學、古典文學、潮學和考古學等方面均卓有成績,可以說是一位根基深廣而且相當早熟的學人。

60年代,饒宗頤教授與香港大學中文系學生們攝於青山禪院杯渡禪師遺跡。 02
60年代,饒宗頤教授與香港大學中文系學生們攝於青山禪院杯渡禪師遺跡

 

先生在1952至1968年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歷任講師、高級講師和教授等職,主講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賦、文學批評和老莊等課程;課餘從事古代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同時,對道教、佛教、敦煌學、甲骨學、簡帛學、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國藝術史等學術領域漸次掌握,成為這些領域中多個研究課題的先行者。這一時期,他出版專著共16本,各類文章約120餘篇。其中,最主要的著作包括1956年出版的《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以及1959年和1963年的《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和《詞籍考》等。

先生是研究敦煌本《老子想爾注》的第一人,此著考定《想爾注》成於張魯之手而托始於張陵,對道教史研究有重要意義;陳世驤、楊聯陞、嚴靈峰、陳文華,還有日本大淵忍爾等諸位學者,紛紛撰文討論。《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引起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道教研究熱,巴黎大學中國學院康德謨先生更選定此書為研究院教材。

《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乃饒宗頤先生以20年心力,利用出土的甲骨資料,全面而系統地研究殷商時代貞卜人物的專著。是書開創了以貞人為綱排比卜辭的先例,在理論和方法上均超越前人,對瞭解各個貞人的占卜內容及其所屬的時代很有參考價值;更有學者認為這是一部早期商代社會原始資料最基本的綜合研究。此著作出版後,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共有13國文字書評予以介紹,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韓國學者孫睿徹先生以10年時間將此著翻譯成韓文,於1996年出版。2005年,中國殷商文化學會聘先生為顧問。

《詞籍考》則為學術史上第一部以目錄學和版本學研究詞學的著作,其研究方法與角度為詞學研究提供了豐實的研究資料與基礎。

1962年,先生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的有漢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漢學儒蓮獎”,學術成就得到國際漢學界的認同。

在港大任教期間,先生曾赴日本、韓國、英國、法國等地從事研究。1963年,他應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之邀,赴天竺作學術研究,成為該所永久會員,並跟隨白春暉先生(V. V. Paranjepe)父子二人學習婆羅門經典,曾深入鑽研《梨俱吠陀》經等。先生後來從事東方學研究,其梵學知識便植根於此,而當中“悉曇學”更是獨繼絕學,成就過人。

1968至1973年,先生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首任講座教授兼創系系主任,課餘專事搜求當地華文碑刻文獻,著有《星馬華文碑刻繫年》等論文。1994年出版《新加坡古事記》,是書乃先生未赴新加坡前所搜集的民國以前有關新加坡的各項資料,後經歷年增訂而成,為東南亞國別華僑史提供了一部新體例的著作。

此間先生曾兩度出外講學:1970至197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1972至1973年為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1年由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出版的《敦煌曲》是此時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法國著名漢學家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作法文翻譯。書中利用了敦煌出土的經卷曲子詞的資料,探究詞的起源問題,亦為研究唐代由西域經敦煌傳入中原的樂曲提供了寶貴的原始資料。

1973至1978年,先生返回香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作育英才,同時亦繼續進行研究。此時期出版最重要的著作有《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臨本》、《敦煌白畫》和《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等,另有文章60餘篇。1976年,先生第三次到法國巴黎,在遠東學院工作,並追隨蒲德侯(Jean Bottero)學習巴比倫文,開始研究上古楔形文字和西亞上古文獻,後以多年時間將一部以楔形文字記述阿克得人開天闢地的神話集(乃西亞神典,世界最早的史詩之一)翻譯成中文,在1991年出版《近東開闢史詩》,為巴比倫史詩之第一部中譯本。

1986年,《東亞大學創建記》立碑典禮上各嘉賓合照。該記由羅慷烈教授撰,饒宗頤教授書。(此圖由澳門大學提供) 03
1986年,《東亞大學創建記》立碑典禮上各嘉賓合照。該記由羅慷烈教授撰,饒宗頤教授書。(此圖由澳門大學提供)

 

1978至1979年,先生在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部任客任教授一年,後往日本京都大學及人文科學研究所任教授5個月。1979年先生退休,但他堅信學者應是退而不休的。他一方面在澳門東亞大學(今澳門大學)本科學院和研究院中國文史學部(任首任主任)與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課培育後進,另一方面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繼續研究。1980年,先生講學於日本京都大學、九州大學、北海道大學,日本二玄社主辦“饒宗頤教授個人書畫展”於東京。1986年任香港藝術館名譽顧問,1990年任香港博物館名譽顧問。1993年,先生任泰國華僑崇聖大學顧問暨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並於1995年由該大學與泰國潮州會館聯合舉辦“饒宗頤書畫展”。

1980年,先生被巴黎亞洲學會(Societe Asiatique)推選為該會榮譽會員。亞洲學會成立於1822年,為世界最古老而有領導地位之東方學研究機構,研究範圍極廣,有歷史悠久之權威性定期刊物《亞洲學誌》(Journal Asiatique),當時已出至268期。該會榮譽會員限於非法國籍人,須在某方面研究有高度代表性成就者方能獲選。該會自成立以來的160年中,世界之東方學者被選為榮譽會員僅得30名。以前代表漢學之榮譽會員衹為瑞典高本漢(B. Karlgren)一人。當時中國學人膺此榮譽者僅有顧頡剛先生及饒先生。

饒宗頤教授與季羨林教授合照於北京大學校園。 04
饒宗頤教授與季羨林教授合照於北京大學校園。

 

20世紀80年代起,先生經常到內地進行學術交流,中國學界對先生的學術成果漸有認識。季羡林先生曾在《〈饒宗頤史學論著〉序》中以“地下實物與紙上遺文”、“異族故書與吾國舊籍”、“外來觀念與固有材料”三方面高度概括了先生的治學方法與成就。先生於1982年至今,任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顧問(第二届至第四届)。

先生晚年的研究碩果纍纍,先後編著及出版書刊近50部,各類文章約570篇,舉其要者,如《選堂集林‧史林》(1982年)、《雲夢秦簡日書研究》(1982年)、《虛白齋藏書畫選》(1983年)、《敦煌書法叢刊》(1983至1986年,共29册)、《楚帛書》(1985年)、《甲骨文通檢》(主編,共5册,1989至1999年)、《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語文篇──悉曇學緒論》(1990年)、《畫寧──國畫史論集》(1993年)、《梵學集》(1993年)、《補資治通鑒史料長編稿系列》(1995至2004年)、《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1998年)、《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2003年,新文豐,還有近兩百篇論文和序跋等未被收入)、《西南文化創世紀:殷代隴蜀部族地理與三星堆、金沙文化》(2010年)、《饒宗頤佛學文集》(2013年)等等;2005年出版的《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更獲得第九届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獎二等獎。

先生認為研究傳統中國學問,得用中文撰寫,1995年,他創辦及主編了一部以中文為媒介的大型國際性學報──《華學》,至今已出版至第10輯,所載學術論文質量深得國際學術界的重視。

2000年,饒教授出席於敦煌莫高窟舉行「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及「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05
2000年,饒教授出席於敦煌莫高窟舉行「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及「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經過數十年來對敦煌學和吐魯番學的研究,先生不但在此範疇有卓越的學術成果,還為推動有關研究及文化保育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83年,先生出席在蘭州舉行的首次全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議,被聘為顧問。1984年,先生應邀為敦煌研究院榮譽研究員。1990年,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辦有《香港敦煌吐魯番研究中心叢刊》(1990至2006年,共11册)。1995年又與季羡林先生和周一良先生合作創辦和主編大型學刊《敦煌吐魯番研究》,得到國際敦煌和吐魯番學界的高度評價。2000年,饒先生榮獲中國國家文物局及甘肅省人民政府“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別貢獻獎”。

2000年,饒教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 06
2000年,饒教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

 

除上述獎項外,先生還曾獲得海內外學界與藝壇多項重要的獎項與殊榮,如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2年)、香港嶺南學院(今嶺南大學)榮譽人文科學博士學位(1995年)、法國文化部頒授的“藝術及文學軍官勳章”(1993年)、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建院125年以來第一位人文科學榮譽國家博士學位(1993年)、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藝成就獎”(1997年)、香港公開大學榮譽人文科學博士學位(199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紫荊勳章”(2000年)、俄羅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1年)、香港科技大學文學榮譽博士學位(2003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3年)、澳門大學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2004年)、日本創價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006年)、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2年)、香港樹仁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2年)等。2013年,先生獲香港大學頒授該校最高榮譽“桂冠學人”頭銜,為獲該頭銜之第一人。2014年3月26日,先生因其舉世矚目的學藝成就和國際影響及與山東大學的深厚淵源,被山東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名譽博士學位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授予的一種國家級榮譽稱號。先生現為香港大學林百欣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偉倫講座教授,也是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雲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汕頭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學府的名譽教授、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

2013年,饒教授獲頒授香港大學首位「桂冠學人」,乃為該校最高學術榮譽。 07
2013年,饒教授獲頒授香港大學首位「桂冠學人」,乃為該校最高學術榮譽。

 

1998年,先生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國學大師榮銜,同年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首任榮譽院務委員。2005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揭牌,聘先生為學術顧問。2009年4月,中華書局聘先生為其六大學術顧問之一,先生為中華書局百周年局慶題詞。2009年10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成立,聘先生為學術顧問。2011年11月,香港浸會大學成立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聘先生為榮譽顧問。2013年1月,香港浸會大學成立饒宗頤國學院,聘先生為永遠榮譽院長。2013年10月15日,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天一閣博物館聘先生為首位名譽館長。

2011年7月17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08
2011年7月17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2009年1月,先生成為首位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香港學者,同年4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授予“終身成就獎”。2011年7月17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以褒獎先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乃至對人類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2011年12月,先生獲頒經文化部批准、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第一届“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2011年12月13日,經西泠印社全體理事投票,選舉先生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這一號稱“天下第一社”的百年社團終於再次擁有了自己的領航人。2012年3月,山東大學聘先生擔任山大與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泰安市政府合纂《泰山通志》之主編。泰岱雄峙天東,獨尊五岳,其聲名之宏巨,寰宇矚目,而重修《泰山通志》之意義,實亦不讓泰山。

2011年7月17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09
2011年7月17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因在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地位,先生於2012年12月被選舉為歷史悠久、聞名國際的法蘭西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3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世界中國學論壇”宣布先生獲“第二届世界中國學貢獻獎”,其豐碩的學術成果與藝術成就進一步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肯定。

2012年12月,饒教授當選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為亞洲首位獲此榮銜的漢學家。2013年9月,由法蘭遠東學院院長代表來港致送聘書。饒教授回贈題字。 10
2012年12月,饒教授當選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為亞洲首位獲此榮銜的漢學家。2013年9月,由法蘭遠東學院院長代表來港致送聘書。饒教授回贈題字。

 

2003年,先生將其個人數十年因勤於學術研究而積纍的藏書贈送香港大學,化私為公,籍此回饋社會。香港大學為此成立了饒宗頤學術館,其中一個宗旨,就是要延續先生永不言休的學術研究精神。

學術界素有“南饒北季”之稱,季羡林先生讚譽饒先生為“大師中的大師”。溫家寶總理盛贊饒先生:“學貫中西,學藝雙馨。”李克強總理在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期間特意會見饒先生,表示:“您在國學方面造詣很深,而且精於書法。您不僅傳承發揚中華文化,而且還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008年,饒教授在北京探訪季羨林教授。 11
2008年,饒教授在北京探訪季羨林教授。

 

先生文、藝、學三者兼擅,堪稱“一身而兼三絕”,乃百年難得一遇的巨擘。我們相信,先生對中華文化貢獻極大,也因此必將史册留名。

(圖、文由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提供)

1
2
3
4
5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版權所有
地址:澳門荷蘭園大馬路95號C-D座
電話:(853) 2852 2523 傳真:(853) 2852 2536 電郵:ajti@icm.gov.mo